用户规模与覆盖
- 用户增长:服务启动初期用户基数较低,但呈现式增长。2009年用户数约6.9万,2010年飙升至30万,2012年突破100万,2014年达到约240万11213。数据显示,2022年用户数约190万,渗透率约28.3%,均为预付费用户6。
- 覆盖范围:Koryolink在平壤、14个主要城市及86个中小城市部署453座基站,覆盖94%的朝鲜居区及22条主要公路13。
资费结构与盈利模式
- 低基础套餐:用户月付约15美分(约合0.9元),可享200分钟本地通话,资费为水平之一23。
- 高额溢出费用:超出套餐的通话时长收费昂贵,催生用户借用他人身份注册多部手机以复用低套餐的现象13。
- 盈利表现:2014年单季度利润达3000万美元,现金持有量超5.4亿美元15。2014年全年营收3.44亿美元,前利润约2.7亿美元,成为Orascom集团心盈利来源10。
风险与运营挑战
- 冲突:朝鲜禁止Orascom将利润汇出境外,导致超6.53亿美元资产以朝鲜元形式滞留境内110。
- 本土化竞争:2013年后,朝鲜营运营商yol进入市场,推动Koryolink与yol合并,但拒绝Orascom保留管理控制权610。2022年,Orascom正式退出合资,朝鲜营邮电全面接管6。
技术演进与服务局限
- 升级:初期采用3G技术,仅支持语音和短信服务,未开放互联网接入1213。2022年,朝鲜利用二手设备推出4G服务,但未披露具体覆盖进展6。
- 终端限制:手机格高昂(开通费近800美元),且仅限境内通信,无拨打际电话或连接互联网711。
经济与影响
移动通信的普及助推了朝鲜非市场经济的发展,手机成为商人信息交换的关键工具,尤其在平壤等城市地区普及率显著提升10。对外资的严格管控及技术封锁,持续制约着通信服务的化进程与际接轨610。

朝鲜移动运营史揭示了在封闭经济体中,外资技术与本土博弈的复杂性,其发展轨迹既受惠于垄断市场的利润红利,亦深陷地缘与管控的桎梏。


朝鲜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独特的管控与外资合作交织的特征。2008年,埃及跨电信企业Orascom(奥斯康电信)与朝鲜合作成立合资Koryolink,成为朝鲜的移动运营商。该初期由Orascom持75%,朝鲜递信省持25%,标志着朝鲜首次规模化引入3G移动通信服务126。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