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交通:在深圳、、合肥等20余个城市,为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提供充换电服务,例如2011年深圳大运会期间运营最充换电,服务车辆超2000辆23;
- 多元化场景延伸:布局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景,例如在五环内实现充电站5公里覆盖密度,并在偏远景区停车场部署电桩18。
二、技术体系与智能化创新
依托普天在信息通信与电池电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形成三大心能力:

- 增值服务开发:拓展碳交易、广告投放、车辆检测等衍生服务,提升单桩收益率38;
- 际化布局:借鉴能链智电收购欧洲充电服务商ChargeAmps的经验,探索海外市场4;
- 标准制定参与:主导或参与充电接口、数据互通等行业标准制定,化技术话语权9。

- 智能管理平台:搭建内首个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充电桩状态,优化资源调度,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充电安全性与运营效率39;
- 用户端服务:开发手机APP实现充电桩查询、预约、支付一体化功能,支持直流快充与交流慢充模式切换,兼容多品车型89;
- 前瞻技术探索:开展无线充电、V2G(车辆到电网)技术研发,为未来能源交互与储能应用奠定基础8。
三、市场地位与行业竞争
普天新能源长期位列充电桩运营商前十,2020年运营充电桩14,152台,2023年充电桩规模达2.5万台,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15110。相较于营企业特来电、星星充电的市场灵活性,其优势在于央企背景下的资源整合能力,例如与地方合作充电基础设施,但也面临盈利模式单一、设备更新速度较慢等挑战14。

- 资源协同:依托中石油全3万余座加油站,快速扩充充电站点,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体系611;
- 市场扩张目标:计划未来3年跻身充换电头部企业,重点布局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心区等高流量场景1015;
- 技术融合:整合中石油在能源管理与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加速充电桩设备升级与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落地611。
五、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普天新能源在央企中率先完成充电业务规模化,但面临行业普遍盈利难题——2022年营收2.74亿元,净利润仅555万元,主要依赖设备销售与补贴516。未来需通过以下路径突破瓶颈:

一、业务布局与运营
普天新能源以城市级充电为心,构建了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中西部地区的运营体系。截至2023年8月,其充电终端规模近10万台,服务用户超70万,累计充电量约20亿千瓦时,交易额突破60亿元515。业务场景涵盖交通、物流运输、私家车等多领域:

四、转型与中石油收购
2023年9月,石油以约15亿元收购普天新能源100%权,将其更名为“中石油昆仑网联电能科技有限”1416。此次收购的意义包括: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简称“普天新能源”)是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与运营的企业,前身为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控子。其业务覆盖充电设施研发、生产、及智能化运营服务,并通过技术创新和合作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以下从业务布局、技术体系、市场地位及转型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