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路覆盖与运营模式
厦门公交线路采用"数字+字母"编码体系,常规线路覆盖岛内外主要区域。例如,856路连接海沧区桥南公交场站与湖里区五缘湾西公交场站,全程39站,覆盖海沧生活区、东渡商务区及湖滨南路等心地段1;45路从厦大延伸至金尚车站,串联中山路商圈、莲坂商圈及居住区,日均发车密度达8-15分钟/班次2。快速公交方面,快2路(RT)作为跨区干线,日均发车间隔5-10分钟,连接思明区码头与同安枢纽站,单程票2元3。特线路如751路衔接厦大思明校区与翔安校区,采用大站快运模式,首末班时间为06:40-22:204。

三、票体系与优惠
常规线路实行分级票:

二、运营时间与发车密度
常规公交运营时段普遍为05:00-23:30,心线路如**29路(软件园-码头)**保持09:00-21:00时段9-12分钟/班的高频发车11。夜间服务方面,1路等线路末班延至23:00后,保障火车站等枢纽夜间出行15。快速公交系统运营时间更长,**快1路(RT)**首班05:45发车,末班00:30收班,实现与高铁厦门北站的无缝衔接15。

- 基础线路:1元/次(如45路、905路)[[2]7
- 跨区线路:分段计,全程2元(如856路、751路)[[1]4
- RT线路:统一2元票[[3]14
特殊群体享有优惠:退役人凭优待证免费乘车6;65-69周岁老人享半,70周岁以上全免6;重要节假日如春节、五一实施全免费乘车[[6]21。
四、智慧服务与特创新
- 实时查询系统:图吧公交网提供线路站点、首末班时刻、实时到站等信息查询,支持跨平台数据互通[[5]12
- 旅游接驳专线:2024年6月试运营的游客摆渡专线,实现轮渡码头与邮轮中心枢纽快速接驳21
- RT特服务:开设工作日通勤快线(如快7路)、周末旅游专线(如12路),高峰期加密至5分钟/班15
- 定制公交:推出企业通勤专线(如D15路)、校区直达线,采用预约制运营模式15。
五、基础设施与车辆配置
全市配置3800余台运营车辆,包含:

- 常规公交:以10-12米级纯电动车型为主
- RT系统:采用18米铰接式快速公交车辆
- 旅游专线:配备全景天窗观光巴士14。重要枢纽站如码头、厦门北站设置综合换乘中心,实现公交/RT/无缝衔接[[3]13。
该体系通过"干线+支线+微循环"的多层次布局,日均服务乘客超300万人次,公交出行分担率达45%,形成与城市空间拓展高度协同的交通发展模式。

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城市,其公交系统以覆盖广、运营模式多样、服务精细化著称,形成了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快速公交(RT)为骨干、特线路为补充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