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制革新:构建全域协同招商
长春市通过系统性改革打破传统招商壁垒,建立“主导+市场运作”的双轨机制。市级经济合作局统筹产业链精准招商,联动县区开发区、企及驻外机构形成“一盘棋”格局14。具体实践中:

- 产业链图谱招商:由产业部门梳理重点产业链需求,开展专项招商培训,提升团队专业化能力。例如针对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服务业,定向引入高端汽车体验中心与零部件展销平台。
- 驻点扩围:招商据点从长三角扩展至全心城市,并计划在德等海外地区设立联络点,对接际商会资源4。
二、主题化转型:激活存量商业空间
传统商场通过场景再造实现差异化突围。典型例包括:

- 桂林路商圈升级:改造人行步道、增设风灯廊及智能机器人,推动小吃夜市与文创市集融合。2025年数据显示,改造后日均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沈阳、哈尔滨等外地游客占比达35%2。
- “这有山”文旅综合体:将山形建筑植入商业空间,设置200余家沿山店铺,定期举办图书市集、音乐演出等,成为长春文化地标。2025年与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联动期间,客流量同比增长40%2。
四、专业市场定位:精准锚定细分赛道
针对垂直领域构建专业化运营体系:

- 长春贸中心:2023年从百货业态转型为“喜事城·婚嫁艺术中心”,整合珠宝定制、婚纱摄影、婚宴策划等业态,并引入朝阳区婚姻登记处,打造“领证-备婚-婚宴”一站式服务链3。
- 吉福际茶城: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开运街与南湖大路交汇处),3000平方米停车场及滚动电梯系统,构建“茶文化体验+批发零售”复合空间,填补区域专业市场空白6。
三、文旅赋能:重塑商圈流量密码
文旅元素深度融入商业运营,形成“以文带旅、以旅促商”的良性循环:
- 长春新区文创中心:以20000平方米空间整合剧院、艺术工坊、茶文化区等业态,招商聚焦“创意设计+非遗传承”类品,通过工作室集群模式降低初创企业入驻门槛7。
- 生态食材供应链中心:全首家生态食材东北供应链落地长春,打通农产品南北流通链条,为商场餐饮区提供直采食材,降低商户运营成本9。
五、数字化与化:招商运营双轨升级
- 数智化工具应用:推广“云招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偏好,辅助品落位决策。如通过热力图监测调整桂林路商圈小吃摊位密度4。
- 招商导向:在新建项目中优先引入低碳品,要求商户采用环保材料装修,并将能耗指标纳入招商考体系11。
当前长春商场招商已从单纯空间租赁转向“场景营造+产业链整合”深度运营阶段,未来需进一步化际品引入与区域特文化IP孵化,持续释放东北商业枢纽的集聚效应。

长春商场运营招商近年来呈现出创新驱动、多元融合的发展态势,通过模式升级与业态重构,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的商业生态体系。以下从机制革新、主题转型、文旅赋能、专业定位及供应链整合五大维度展开论述: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