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管理:每季度通过全排污许可证平台更新运营项目信息,重大工艺变更需重新报批
- 合规运营:严格按照批复要求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保留至少5年运行记录和监测数据
- 跨区经营:甲级承接项目需向项目所在地省级部门备,乙级不得跨区域运营
当前趋势显示,生态环境部正通过《污染影响类项目重大变动清单》化事中事后监管8。2025年多地已启动排污登记智能延续系统,企业可通过平台自动校验资质有效性4。建议申请密切《项目环境影响评分类管理名录》修订动态,特别是在工业固废、噪声污染等新增监管领域提前布局技术储备3。

- 延续申请:需在到期前3个月提交近五年运营项目清单、继续教育证明、设备更新记录等材料
- 信息变更:名称、人、地址等变更需在30日内申报,技术人员变动超过30%需重新定资质
- 注销情形:解散、资质条件丧失或连续2年未开展业务,需主动办理注销手续

- 人主体资格: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或事业人证书,注册资金甲级不少于300万元,乙级不低于100万元
- 专业技术团队:甲级需配备10名以上环境工程相关技术人员(含5名高级职称,其中3名专职),乙级需6名技术人员(含3名高级职称,1名专职)。所有现场操作人员需持岗位培训证书,甲级要求10人以上持证,乙级需6人
- 运营实践要求:具有1年以上连续运营经验,且责项目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无重大责任事故记录
- 硬件设施:需配备独立实验室及检测设备,甲级检测能力需覆盖水、气、声等主要污染因子

- 预申报审查: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平面布置图等基础资料,环保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和合规性初审
- 材料编制:托有资质的环评机构编制报告表/书,需包含应急预、污染防治方、运营实例(含托合同、监测报告等)
- 系统申报:通过全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提交电子材料,包括:
- 技术评审: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材料审和现场查,重点审查:
- 技术方可行性
- 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
- 与《项目环境影响评分类管理名录》的符合性8
- 许可决定:公示期满无异议后,20个工作日内发资质证书,有效期5年


1环评运营资质是对从事环境污染设施运营实施的市场准入,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等级。根据《环境污染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要求,申请需具备独立人资格、专业技术团队、运营实践经验和符合标准的硬件设施16。甲级资质可承接全范围内大型复杂项目,乙级资质则限定于省内中小型项目11。
相关问答